这几天整个商界都在盯着巴拿马运河边的那几个港口金谷子,离 7 月 27 号的最后期限就剩 6 天了,手里的这笔买卖到底要怎么算?之前风平浪静了俩月,谁都以为这事儿就这么定了,没想到中方突然甩出王炸 —— 让中远集团入局,这一下直接把球踢回给了李嘉诚:是把港口留给中国企业,还是铁了心卖给美国,就看他怎么选了。
说起来这事儿挺让人纳闷的,巴拿马运河那几个港口可不是普通资产,全球贸易有多少货轮要从这儿过?中国每年经巴拿马运河的货运量占总货运量的五分之一还多,这地方要是被美国财团攥在手里,等于咱们的海上生命线被人掐了脖子。李嘉诚集团放着国内的中远集团不合作,非要跟美国财团眉来眼去,这操作本身就透着不对劲。
有人说李嘉诚就是为了钱,可中远集团是什么家底?作为全球最大的航运公司之一,人家手里的现金流比谁都充裕。真要是纯商业交易,中远开的价码绝对不比美国财团低,甚至还能给出更灵活的付款方式。可现在的情况是,美国那边又是威逼又是利诱,又是承诺减税又是给政策优惠,说白了就是想趁火打劫。李嘉诚要是真被这些好处迷了眼,那可就不是简单的做生意了。
最让人看不懂的是金谷子,李家在国内赚了几十年的钱,香港的地产、内地的基建,哪样不是靠着中国市场发展起来的?现在却要把关系国家航运安全的港口卖给美国,这就好比把家里的钥匙递给外人,还美其名曰“商业选择”。中远集团给出的方案已经够有诚意了,要么全卖给咱们,要么一起参股但得让中方占大头,这两种选择既能保证李家的利益,又能守住国家的战略安全,可偏偏就这么难选?
这两个月中方没吭声,不是没动作,而是在憋大招。市场监管总局早就盯上了这笔交易,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美国这是典型的经济霸凌,一边对李家施压,一边想低价抄底战略资产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那句“反对霸道霸凌”,看似轻描淡写,实则把话挑明了 —— 美国想强买强卖,门儿都没有。
现在摆在李嘉诚面前的路就两条:要么认清楚谁才是真正的“自家人”,把港口交给中远打理;要么一条道走到黑,顶着 “卖国” 的骂名把资产送给美国。有人说商人重利轻别离,可这事儿根本不是钱的问题。当年香港回归的时候,李家靠着内地政策赚得盆满钵满,现在国家需要守住战略要地,他要是揣着明白装糊涂,以后在华人圈里还怎么抬头?
美国那边打的算盘也挺精,他们知道巴拿马运河对中国有多重要,拿下港口就能卡住咱们的贸易咽喉。这些年美国在全球到处抢资源、搞封锁,从芯片到能源,什么都想攥在自己手里。这次盯上李家的港口金谷子,说白了就是想在海上给中国再设一道卡。可是,中国根本就不会让美国的如意算盘实现,中远集团这次入局,就是为了打碎美国人的阴谋。
咱们普通人可能觉得港口买卖离自己很远,其实不然。每天从国外运过来的汽车、家电,从国内发出去的衣服、电子产品,多少都要走巴拿马运河。这地方要是被美国控制了,随便涨点过路费、故意拖延通关时间等等,就可以让商品价格上涨,如果时间上被故意拖延太久,可能还对导致商品毁坏,造成严重损失。中远集团作为央企国企,考虑的不仅是盈利,更重要的是保证国内经济安全,国家航运的安全,商业利益反而是次要的。
再说说李家这两个月的小动作,又是对抗审查又是偷偷推进交易,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心里的小九九。可能有人觉得做生意嘛,哪有钱往哪去,可别忘了,没有国家稳定的发展环境,哪来的商业机会?当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,是中央政府出手稳住了香港市场,李家才能躲过一劫。现在国家需要支持了,要是反过来胳膊肘往外拐,这良心上说得过去吗?
离 7 月 27 号越来越近,这 6 天就是对李嘉诚的终极考验。如果他非要把港口卖给美国,那市场监管总局肯定不会坐视不管,到时候以 “危害国家利益” 叫停交易,李家不仅一分钱赚不到,还得落个千古骂名。要是识时务跟中远合作,既能保住资产价值,又能赚个爱国企业家的名声,这笔账怎么算都不亏。
其实想想也挺唏嘘的,当年李嘉诚在香港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,多少人把他当成商界偶像。可这几年的操作越来越让人看不懂,从抛售内地资产到现在要卖港口,一步步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。可能他觉得跟着美国更安全,可别忘了,美国连自己的盟友都坑,之前抢法国的潜艇订单、对欧洲加征关税,翻脸比翻书还快,真把宝押在美国身上,迟早得栽跟头。
现在整个华人世界都在盯着这几天,看李嘉诚到底会怎么选。是做流芳百世的爱国商人,还是当遗臭万年的卖国贼,全在他一念之间。中远集团已经摆好了诚意,国家也亮明了态度,剩下的就看李家能不能拎清轻重了。毕竟,有些东西比钱更重要,比如民族大义。
最后想说的是,国家利益面前,没有模糊地带。不管是多大的企业家,要是忘了根、忘了本,迟早会被市场和人民抛弃。这 6 天,不仅是给李嘉诚的选择题,也是给所有在海外的华人企业家提了个醒:树高千丈不忘根,水流万里总思源,只有跟着祖国的脚步走,才能走得稳、走得远。
盈透股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